普通熒光顯微鏡已廣泛應用于生物醫學領域等生命科學研究,借助熒光成像系統,將普通顯微鏡升級為數字化高靈敏度熒光顯微鏡,并增加動態圖像獲取功能,計算機代替肉眼或照相機進行觀察或攝像,數字化的圖像在電腦中進一步處理,提高了圖像的清晰度。
熒光(guang)成像顯(xian)微鏡具有以下優點:
1)靈(ling)敏度很高(gao),可探(tan)測微弱的熒光(guang)圖像(xiang);
2)對測定(ding)(ding)物質的定(ding)(ding)性或定(ding)(ding)量分析,實現熒光準確定(ding)(ding)位(wei);
3)通(tong)過切(qie)換濾塊,能(neng)夠(gou)實現熒光成像與暗場成像的共定位;
4)對細(xi)胞(bao)的刺激性(xing)小,能夠進行多(duo)重染色檢測研(yan)究分析(xi),適合于觀察切片和(he)活細(xi)胞(bao);
當(dang)然,熒(ying)光成像(xiang)顯(xian)微鏡也會存在一些(xie)不足,主要是細胞在可見光區有自發熒(ying)光,掩蓋了標記分(fen)子信號(hao),難(nan)以實現對分(fen)子的長期標記檢(jian)測。因(yin)此(ci)對于(yu)生(sheng)命科學的研(yan)究,熒(ying)光成像(xiang)技術也是在不斷改進中。
熒光成像(xiang)技術的應用:
蛋白質、金屬離子的檢測;
腫瘤疾病的檢測和診斷;
藥物新劑型研究;
目前熒光成像顯微鏡已成為各個實驗室及成像平臺的標配成像設備,是我們日常實驗研究的好幫手。熒(ying)光顯微鏡主要分為三大類:正置熒光顯微鏡(適合切片)、倒置熒光顯微鏡(適合活細胞,兼顧切片)、體視熒光顯微鏡(適合較大標本,如植物、斑馬魚(成體/胚胎)、青鳉、小鼠/大鼠器官等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