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取一張白紙(zhi),在白紙(zhi)中心畫一“十(shi)”符號,置于下(xia),調節焦距直至觀察清楚,且(qie)將“十(shi)”字架的中心調整(zheng)至視場中央,然(ran)后調節變倍手輪,觀察在不(bu)同倍率(lv)下的體(ti)視顯微鏡的成像狀況(kuang),是(shi)否會發生“像(xiang)漂移”。
注:“像漂移”:調節不同倍率時,觀察被觀察物體,物體的中心(xin)會偏離視場中心(xin)。
2、取一游標(biao)卡尺,測量目鏡(jing)(jing)內視場(chang)光(guang)闌(lan)的直(zhi)徑,視場(chang)光(guang)闌(lan)的直(zhi)徑應大于(yu)(yu)、等于(yu)(yu)目鏡(jing)(jing)所(suo)標(biao)的視場(chang)數(shu),如果小于(yu)(yu)目鏡(jing)(jing)上(shang)所(suo)標(biao)的視場(chang)數(shu)則說(shuo)明廠家(jia)夸大了產品的參數(shu)。
3、比較不同品牌的(de)體視(shi)(shi)顯微鏡視(shi)(shi)場數(shu)的(de)大(da)小:取(qu)一(yi)枚5角或(huo)1元的硬幣置(zhi)于體視顯微(wei)鏡下調整體視顯微鏡到同一倍數然后可以比較,兩臺體視(shi)顯微鏡的視場的大小。
4、不同體(ti)(ti)視顯(xian)微鏡在相同的(de)倍率下,相同的(de)照明(ming)(ming)光(guang)源,相同的(de)被觀察(cha)物體(ti)(ti),觀察(cha)成(cheng)像(xiang)時(shi)視場范(fan)圍內圖像(xiang)的(de)明(ming)(ming)亮程(cheng)度可以比較體(ti)(ti)視顯(xian)微鏡內部光(guang)學系統的(de)鍍膜工藝(yi)及通光(guang)度。
5、齊(qi)焦:高倍看清(qing)楚物體(ti)時(shi)調整到低倍時(shi)也可(ke)以看到清(qing)晰的像,否則說明(ming)齊(qi)焦性不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