熒光顯微鏡是以紫外線為光源,用以照射被檢物體,使之發出熒光,然后在顯微鏡下觀察物體的形狀及其所在位置。用于研究細胞內物質的吸收、運輸、化學物質的分布及定位等。細胞中有些物質,如葉綠素等,受紫外線照射后可發熒光;另有一些物質本身雖不能發熒光,但如果用熒光染料或熒光抗體染色后,經紫外線照射亦可發熒光,熒(ying)光(guang)顯微鏡(jing)就是對這類物質進行定性和定量研究的工具之一。
說起熒光(guang)顯微鏡,對于(yu)它在使用時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呢?請看下文:
①嚴格按照熒光顯微鏡出廠說明書要求進行操作,不要隨意改變程序。
②應(ying)在暗室中進(jin)行檢查。進(jin)入暗室后,接上電源(yuan),點(dian)燃超高壓(ya)汞燈5~15min,待光(guang)源(yuan)發出強光(guang)穩定后,眼睛完全適應(ying)暗室,再開始觀(guan)察標本(ben)。
③防止紫外線(xian)對眼睛的損(sun)害,在調(diao)整(zheng)光(guang)源時應戴上防護眼鏡(jing)。
④檢查時間每次以(yi)1~2h為(wei)宜,超(chao)過90min,超(chao)高壓汞燈發光強度逐漸(jian)下降,熒光減(jian)弱(ruo);標本受紫外線照(zhao)射3~5min后(hou),熒光也明(ming)顯減(jian)弱(ruo);所以(yi),z多(duo)不得超(chao)過2~3h。
⑤熒光顯微鏡(jing)光源壽命有限,標本應集中檢查,以節省時間,保護光源。天熱時,應加電扇散熱降溫,新換燈泡應從開始就記錄使用時間。燈熄滅后欲再用時,須待燈泡充分冷卻后才能點燃。1天中應避免數次點燃光源。
⑥標(biao)本(ben)染色后立即觀察,因時間(jian)久了熒(ying)光會逐漸減弱。若將標(biao)本(ben)放在聚乙烯(xi)塑料袋中4℃保存,可延緩熒(ying)光減弱時間(jian),防(fang)止(zhi)封裱劑蒸發。
⑦熒(ying)光(guang)亮度(du)的判(pan)斷標準:一般分為四級,即(ji)“一”—無或可(ke)(ke)見(jian)(jian)微弱熒(ying)光(guang)。“+”—僅能見(jian)(jian)明確可(ke)(ke)見(jian)(jian)的熒(ying)光(guang)。“++”—可(ke)(ke)見(jian)(jian)有(you)明亮的熒(ying)光(guang)。“+++”—可(ke)(ke)見(jian)(jian)耀眼的熒(ying)光(guang)。
上述便是小編為你帶來的熒光顯微(wei)鏡在使用時注意的事項,希望對你有所幫助!